pengling
跳到主文
紫鈴藤想念范哥‧繼續寫網誌‧寫自己喜歡的事
部落格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Feb
07
Wed
2007
15:28
殺了婚姻的5個迷思
close
心靈關係
殺了婚姻的5個迷思
有人說:
「結婚,就是兩個人帶了不同的期待走進禮堂。」
有哪些迷思容易讓人在婚姻中觸礁?能改變嗎?
康健雜誌 69期 文/吳若女 圖/鄭佳玲
台灣的結離婚對數比,從10年前的每四對有一對,到近年的每三對有一對,數字飆揚,令人咋舌。一個婚姻專家幽默道:「每三對有一對離婚,其他兩對,一對是還在吵,另一對是沒說出來。」
經營婚姻真的有這麼難?是不是有些不實的期待,在婚前就已根深柢固。是不是有些想法,在婚姻裏怎麼也走不出來。有哪些迷思容易讓人在婚姻中觸礁?
迷思1:生小孩能改善婚姻關係
古時候的老祖母,會對爭吵不休的小倆口說:「別吵了,生個嬰仔就會好。」即使是現在,很多夫妻也這麼想。
生小孩,真的有用嗎?
許多研究發現,生小孩,的確能暫時轉移夫妻的注意力,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一起完成這重要的「共同目標」,所以,兩人有可能進入休兵合作的狀態。古時候阿嬤的勸,大概是出自這道理。
也許短期內可分散注意力,但時間一久,壓力與磨擦遲早會出現,因為日夜需要照顧的嬰孩,是很大的責任與負擔。
像親民和太太就是常見的例子。他們打從婚前就開始吵,但覺得「結婚後就會好」,於是仍執意走進禮堂,這當然是另一個迷思。
婚後,情況沒有改善,反而吵得更兇,因為在婚姻裏有更多責任與承諾。這時太太意外懷孕了,親民不想這麼早生,太太卻執意生下,認為小孩可解決問題,穩固婚姻。最後,還是以離婚收場,因為他們繼續為小孩爭吵。
所以,「生孩子最適當的時機,是在婚姻健全時,而不是出現危機時,」在美國頗具影響力的心理治療師阿諾.拉查若斯分析。因為在養育過程中,夫妻還得對小孩的養育方式及相關問題有足夠的共識,否則只會不斷爭吵,延續戰火。
迷思2:男人一定要養家
「你沒有養家,」太太抱怨。
「我怎麼沒養,房貸是我出的,小孩學費也是我出的,」先生反駁。
「可是,你沒出生活費和菜錢。」先生愕然。
和過去比起來,女性比以前更獨立自主,經濟條件也比以前好,但在她們的內心深處還是會覺得,「男人應該養家,要付所有的帳單」,常常做婚姻諮商與輔導的台北市立療養院社工師董秀珠發現。
「別看它是個迷思,」她繼續說,「它存在你我之間,深深影響夫妻關係。」
但這的確是過去所留下的傳統與觀念,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結構中,男人一定得養家。在現代社會,只有先生一份的薪水,很難撐起一個家,所以很多太太加入掙錢的行列。
因此,「如果還死守著這個觀念,會給夫妻雙方極大的壓力,」董秀珠在門診的個案中發現,像近來中年失業多,或太太錢賺得比先生多,都可能對婚姻造成傷害或威脅。
不過,更常見的狀況是,夫妻共同養家,「誰出得多,誰出得少」,常變成爭執的焦點。
就像前面的例子,先生明明已出了較大宗的房貸與教育費,但太太心裏仍不開心。此時,不妨問太太:「你說的養家是什麼?」「你希望我把錢出在哪裡?」師範大學輔導老師暨副教授、也有多年婚姻諮商輔導經驗的樊雪春建議。
「其實,妻子在乎的是心裏的感受,希望在錢上得到先生的疼愛與支持。」
因此她建議,夫妻間還可以玩個小遊戲,用一種心理量尺法,從0~10分,請太太列出,先生出什麼錢,會得到多少分。例如,出菜錢和生活費是10分,而小孩的學費是5分,那不妨讓先生出菜錢和生活費,可讓太太得到較大的滿足。
迷思3:每次的性都應該很棒
擁有美滿性生活的先決條件是: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別以為自己的性生活,永遠會像好萊塢電影情節那麼美妙。
英國知名的家庭婚姻專家羅伯.帕森斯在最新力作《60分鐘改變你的婚姻》裏,提出10個夫妻可共同努力的目標,其中一項是打破性的迷思。
好萊塢的浪漫畫面,常讓人誤以為,女人永遠能「性」致高昂,而男人總是既狂野又溫柔,更不會做完就倒頭大睡。
但在現實生活中,會碰到太太的生理期,也有雙方都精疲力竭時,或想親熱卻碰到孩子醒過來。所以當然無法期待每次都很棒。
那些「性愛調查」的統計數字,也讓人神經緊張:一週要2.7次才正常,如果沒有,是不是代表我們就不夠好?「找到適合你們兩個人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性了,」帕森斯誠摯建議。
例如,時間允許,感覺也不錯時,來個豐富的「滿漢大餐」,從愉快的聊天談心,到細膩的前戲愛撫,以至最後的高潮,都可以很盡興。如果時間有限,但還是想做,不妨來個「速食」或「清粥小菜」。不必餐餐都堅持佳餚,那會錯過可口有趣的小點心。但也不能常常吃速食,會讓人乏味,失去食欲。
要感覺都對了才能做,也是性的另一個迷思。因為生活的瑣事磨擦或壓力,隨時存在,要感覺都對了才能做,只會使夫妻愈來愈疏遠。
有些夫妻發現,透過性可以渲洩情緒或壓力,在親密的身體接觸後,兩人反而有頭緒,願意好好談談。但這不是每對夫妻都適用,只能說,試試看。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pengling
pengling
peng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E-mail轉寄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我的好友
近期文章
最新迴響
文章彙整
文章彙整
2012 六月 (2)
2012 五月 (17)
2012 四月 (18)
2012 三月 (4)
2012 二月 (10)
2012 一月 (6)
2011 十二月 (20)
2011 十一月 (5)
2011 十月 (11)
2011 九月 (11)
2011 八月 (28)
2011 七月 (21)
2011 六月 (4)
2011 五月 (1)
2011 四月 (22)
2011 三月 (18)
2011 二月 (15)
2011 一月 (8)
2010 十二月 (16)
2010 十一月 (10)
2010 十月 (30)
2010 九月 (31)
2010 八月 (26)
2010 七月 (20)
2010 六月 (8)
2010 五月 (16)
2010 四月 (8)
2010 三月 (13)
2010 二月 (26)
2010 一月 (31)
2009 十二月 (31)
2009 十一月 (30)
2009 十月 (31)
2009 九月 (29)
2009 八月 (31)
2009 七月 (31)
2009 六月 (30)
2009 五月 (31)
2009 四月 (31)
2009 三月 (33)
2009 二月 (28)
2009 一月 (8)
2008 十二月 (8)
2008 十一月 (14)
2008 十月 (8)
2008 九月 (30)
2008 八月 (22)
2008 七月 (19)
2008 六月 (26)
2008 五月 (23)
2008 四月 (19)
2008 三月 (2)
2008 二月 (14)
2008 一月 (18)
2007 十二月 (22)
2007 十一月 (23)
2007 十月 (14)
2007 九月 (2)
2007 八月 (4)
2007 七月 (2)
2007 六月 (6)
2007 五月 (1)
2007 四月 (2)
2007 三月 (30)
2007 二月 (24)
2007 一月 (13)
2006 十二月 (1)
2006 十一月 (3)
2006 十月 (3)
2006 九月 (9)
2006 八月 (2)
2006 七月 (2)
2006 六月 (3)
2006 五月 (16)
2006 四月 (6)
2006 三月 (21)
2006 二月 (3)
2005 十一月 (2)
2005 十月 (4)
2005 九月 (6)
2005 八月 (1)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分類
國內旅行 (9)
旅遊記事 (5)
旅遊記事-國內 (2)
旅遊記事 (2)
北台灣 (36)
中台灣 (10)
南台灣 (13)
旅遊記事-國內 (5)
旅遊記事-國內 (2)
北台灣 (7)
國外旅行 (13)
旅遊記事-國外 (4)
旅遊記事-國外 (1)
中國大陸 (53)
日本 (43)
韓國 (10)
馬來西亞 (21)
日本 (21)
夏威夷 (1)
印度 (34)
澳洲 (1)
中國大陸 (1)
旅遊記事-國外 (0)
峇里島 (7)
玲子瑣事 (14)
玲子心情 (91)
玲子心情 (28)
玲子廚房 (21)
玲子收藏 (24)
玲子瞎買 (5)
玲子閱讀 (38)
玲子學習 (34)
出差日誌 (5)
生活鎖事 (5)
花間心事 (6)
好歌精選 (12)
家庭活動 (4)
年輕回憶 (2)
同學記錄 (2)
想念范哥 (4)
想念范哥 (59)
想念范哥 (6)
思念不停 (1)
陪病雜記 (0)
玲子食記 (8)
台北食記 (4)
桃園食記 (15)
新竹食記 (3)
苗栗食記 (1)
台中食記 (2)
高雄食記 (1)
玲子食記 (76)
宜蘭食記 (0)
姐妹記事 (3)
二五山友會 (52)
姐妹會 (6)
開心網聚 (3)
電子檔案 (3)
收納電子報 (26)
Mail分享 (10)
康健電子報 (21)
社團活動 (3)
童軍團 (2)
志工點滴 (13)
救國團 (9)
睿慈寶貝 (3)
睿慈寶貝 (52)
睿慈寶貝 (3)
睿慈寶貝 (2)
未分類文章 (305)
新聞交換(RSS)
部落格文章搜尋
我的連結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QR Code
關閉視窗